24h服务热线
发布时间:2021-10-28 08:39:57 文章类型:居转户 居住证积分 责任编辑:
这两天,相信各位爸妈
被携程亲子园事件刷爆了朋友圈
在此,也请大家原谅小编
拒绝使用nüè tóng 这两个字
这个词太过刺眼,像一把刀插入胸口
网上疯传着几段令人痛心又愤怒的视频
给不足两岁的孩子喂芥末
喷消毒水,喂安眠药、关禁闭,甚至使用暴力
甚至已有3位孩子出现应激反应
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携程亲子园事件
涉事亲子园园长和相关人员已被开除
携程HR高级总监已引咎辞职
3人因涉嫌虐待被监护、看护人罪
已被依法刑事拘留
携程亲子园事件爆出后
小编确实没敢看网上流传的视频
因为太有代入感,别说做父母的看了受不了
没孩子的也会被激起极大的愤怒
不幸中的万幸,2015年8月
我国推出了《刑法第九修正案》
针对机构虐待儿童做出了详细的解释
对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患病的人、残疾人等负有监护、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、看护的人,情节恶劣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
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有第一款行为,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如果此事件发生在三年前
涉案人员可能因为没有适用法律而逍遥法外
在愤怒之外,等待公平判决的同时
我们也需要一点理性的思考
从本质上看携程亲子园的开设
是为了缓解员工带孩压力
主要针对进幼儿园前0-3岁的孩子
而亲子园这一领域确实存在监管空白
这也成为携程事件爆发的一个诱因
除了愤怒和哭泣,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
从网上评论看,发生该事件时
一般分为三个观点
1. 去死派:禽兽,恶魔,要严惩凶手……网上各种惩处恶人的办法,总之恨不得把行凶者扔到渣滓洞,经历人间所有最惨痛的折磨,方能解心头之恨。
这是我们面对无法应对伤害时的惯常反应
①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
②沉浸在伤痛之中
而一个好的社会
是需要四个层面的力量
第一个力量是预防
第二个力量是监督
第三个力量是惩治
第四个力量是疗愈(修复)
携程亲子园事件
是所有力量都缺失的情况下发生的
而最让人难过的是
每一次事件发生后
当舆论的喧嚣过去
那些惨受伤痛的人
是否得到了足够关注和救助
愤怒之余,我们更该冷静下来,学会保护孩子
以及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
携程亲子园事件,不应该是孩子受到伤害的起点,而应该是孩子疗愈伤痛的起点。而携程亲子园事件,更不应该是全社会讨伐老师、园方/学校、政府管理部门等的起点,而是全社会警醒——老师、园方/学校、政府管理部门……来共同全面关爱孩子的起点。
如何避免孩子遭遇这样的对待?一旦发生该类事件,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…我们能够教会孩子越多,孩子所受到的伤害就越少。
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日常举止,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,就要警惕孩子在学校是否遭到了欺凌。
身体有伤痕
孩子身上无故出现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。有没有经常头痛、胃痛或呕吐等情况。
不愿上学
孩子是否不想上学,或者总是在上学前大发脾气,拒绝出家门,对学校没有兴趣。
物品丢失或损坏
留心孩子的衣服、首饰等个人物品是否丢失或破损。
无端情绪化
孩子放学回家是否带着伤心、沮丧等情绪,脸上是否有泪痕等。
孩子是否对于某个事/物的态度变得敏感甚至恐惧。
孩子近期是否莫名地爱闹情绪,甚至动不动就哭。
原本开朗的孩子是否突然变得沉默寡言。
睡眠问题
失眠、噩梦、尿床、说奇怪的梦话,甚至在梦中尖叫。这些现象也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时常出现的症状。
如厕习惯
孩子非得回家上厕所,学校厕所可能已成为暴力的场所。
此外,家长还应注意,孩子是否抱怨过老师的行为,如训斥、羞辱或者针对自己,是否表达过对某个老师的不喜欢。
无论是亲子园,还是幼儿园或者学校,家长都不能因为愤怒乱了方寸。为减少伤害的发生,不妨掌握以下技巧。
1
多花心思了解园方/校方
无论是亲子园、幼儿园,还是学校,都需要了解是主办方是谁,了解之前有没有发生过虐待事件,都要了解教师的从业资格、从业经验等。
2
教会孩子自我保护
告诉孩子,所有不友善的行为,都是不可接受的。如果遇到不公正对待,要勇敢地告诉爸爸妈妈,不建议正面反抗老师。
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、亲子游戏等方式教会孩子自我保护,可以在游戏中设置好人、坏人等角色,通过现场模拟告诉孩子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做。
3
关于幼儿园,尽量不要选择全托
如果您的孩子马上要入幼儿园,建议您不要轻易送孩子上全托,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的,还是父母的怀抱。如果不得不送全托,一定要多去看孩子,并在周末前至少接他回家住一晚,让孩子感受到,家人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,当受到不平等对待时,第一时间想到父母。
4
多讲讲园内/校内生活
教会孩子正确区分批评与不公正对待,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谈园内/校内的生活细节。
5
必要时及时报警
如果发现孩子确实受到了暴力对待,可联合其他家长去园方或学校咨询。查看监控时,最好用手机录下来,以免园方自行删除,必要时报警或者向教育部门反映。
孩子万一遭受虐待怎么办
无论是亲子园、幼儿园,或是学校,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可能被虐待,应当第一时间做好如下工作:
1.疏导孩子,了解情况。
2.根据了解到的情况,到学校、园方调取监控录像。
3.联系其他家长,了解彼此的孩子是否均受到虐待,交叉印证。
4.对孩子身上的伤痕、红肿等地方进行拍照固定。
5.带孩子就医,记录孩子因在校受虐待致伤并保存病例等。
6.携带上述证据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,由公安机关对涉事情况进行调查。
ღ 不同时期疗愈的方法
上下滑动查看更多
“携程亲子园事件”仍在持续发酵,但随之而来的思考是,该类事件并非只此一例,就在近期,又有媒体报道,南京栖霞区一所幼儿园的老师拖拽、脚踢一名3岁男孩,令人极为愤慨。
联合国《儿童权利公约》的基本原则就是儿童最大,也就是儿童利益要得到优先保障。其具体内容包括:要保证儿童的生存权、受保护权、发展权和参与权。
可以说,确保儿童身心不受伤害,应当是整个社会都要坚守的一条底线,幼儿教育系统更应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。
仔细梳理曝光的各种新闻,不难发现,涉事老师大多年纪较轻。分析其原因,或许源于她们较弱的自我情绪管控能力。她们一旦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,就有可能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,甚至将孩子当做出气筒。
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,最重要是公权力的及时、有效介入,做到严格监管。比如,法国教育系统设有“督学”一职,负责根据老师的课上表现和学生反馈,为他们做出评定,我国的幼师职业监管或可借鉴法国经验;还可设立幼师诚信记录,让有诚信污点的人远离相关行业。
同时,建议适当提高幼教老师的工资水平;进行社会引导,让她们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。在日本,幼教老师十分受尊重。从事这份职业的人,也会倍加珍惜。
我们常说,做教育必须招聘有资质的老师。但是,对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个孩子来说,爱心才是排在第一位的,是否专业与之相比,似乎倒没那么重要了。
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别简单
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
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
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
这就是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
而孩子是一张白纸
洒下阳光就灿烂夺目
涂上阴影就破烂不堪
愿携程亲子园事件不再上演
愿每个孩子长大后,都能由衷说一句
“老师,谢谢您!”
落户上海公众号